欢迎访问中国药科大学科学技术处官网 今天是
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奖励名录 | |||
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 |||
获奖名称 |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
1 |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与研究体系 |
2 |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基于中医药特点的中药体内外药效物质组生物/化学集成表征新方法 |
3 |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抗精神病新药奥氮平及其制剂的研制和应用 |
4 |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
5 |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复杂结构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其产业化 |
6 |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 |
7 |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 | 二等奖 | 银杏二萜内酯强效应组合物的发明及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
省级科学技术奖 | |||
获奖名称 |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
1 | 200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创新药物体内吸收、代谢、分布与排泄新理论与新模型研究 |
2 | 200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L-门冬酰胺酶生产技术与重组L-门冬酰胺酶前脂质体研究 |
3 | 200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基于门冬酰胺酶的多肽研究技术平台体系的建立和在创新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4 | 200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新型药物筛选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
5 | 200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盐酸伊立替康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开发研究 |
6 | 200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抗肿瘤新药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开发 |
7 | 200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基于整体观的中药复杂体系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建立及应用 |
8 | 200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从药效成分体内代谢特征诠释中药复方双黄连配伍原理 |
9 | 200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放射性核素失踪关键技术研究及在医药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
10 | 200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低成本基因多态性检测平台的研究及其应用 |
11 | 200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
12 | 200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中华本草》编纂 |
13 | 200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人体生物样本中微量药物测定技术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
14 | 200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山楂叶谱效关系评价方法的建立 |
15 | 201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国家一类新药爱普列特及片剂的研发与产业化 |
16 | 201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太子参的种质资源与品质评价 |
17 | 201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天然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及创新药物研究 |
18 | 201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中药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体系的创新及应用 |
19 | 201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近红外微创恶性肿瘤靶向热消融术中疗效评估关键技术 |
20 | 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若干重要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
21 | 201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维吾尔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 |
22 | 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中药白头翁活性成分的系统研究与应用 |
23 | 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复杂结构天然产物藤黄酸的结构简化、成药性优化和作用机制研究 |
24 | 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大规模酶法制造高纯度5’-核苷酸的新工艺 |
25 | 2015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中药肝毒性早期发现与合理评价技术平台建设及其科学应用 |
26 |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 |
27 | 2017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中药大品种肾宝片创制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
28 | 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细胞药代动力学新理论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
29 | 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缓释智能递药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30 | 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智能调控递药系统的创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
31 | 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基于“药物再发现”策略的新药创制 |
32 | 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的发现与研究 |
33 | 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双羰基还原酶的发现、催化机制及药物生物合成应用 |
34 | 2019年度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 ||
部级科学技术奖 | |||
获奖名称 |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
1 | 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基于整体观的中药复杂体系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建立及应用 |
2 | 200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珍稀中药材石斛的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 |
3 | 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中药前胡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 |
4 | 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麦冬类中药的系统研究 |
5 | 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太子参的种质资源与品质评价 |
6 | 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一等奖 | 中药多组分体内过程与机制的集成创新研究 |
7 | 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二等奖 | 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新方法体系的建立及相关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
8 | 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一等奖 | 中药有效成分群发现与质量评价研究 |
9 | 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二等奖 | 新药筛选核心技术规范化平台建设及其科学应用 |
10 | 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一等奖 | 个体化药物治疗相关基因标志物检测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
11 | 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一等奖 | 基于笼状天然产物的抗肿瘤药物发现、成药性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
12 | 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二等奖 | 生物相容性纳米系统对肿瘤的靶向诊疗及安全性评价的基础研究 |
13 |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一等奖 | 多肽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及多肽创新药物的研发 |